• <rt id="n1q64"></rt>
        1. <tt id="n1q64"></tt>

          1. 快速導航
            聯系我們
            • 業務咨詢:0531-88985979
              手 機:18653167380
              地址:濟南市槐蔭區美里湖辦事處商業樓
            或給我們留言
            詳細內容濟柴配件 > 最新播報 > 詳情
            沼氣的國內外開發利用進展
            發布時間:2012-7-5

             國際能源網訊:生物燃料一般僅指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其他的可再生燃料如生物甲醇、生物甲烷和二甲醚仍處在開發的初期,但一些小規模的項目已開始顯現出大的應用潛力。當今,石油仍是可供選擇的燃料,占汽車運輸燃料98%,國際能源局(IEA)于2008年1月發布的報告顯示,雖然一些國家力圖提高生物燃料用量,但總的運輸用液體燃料供應量來自生物燃料仍小于2%。分析人士認為,僅使用生物燃料是不夠的,這些可再生燃料必須來自有可持續的,理想的是第二代來源,但這一技術再過5年也可能未見會有大規模采用,因此也要開發其他的替代方案。美國政府正在考慮利用廢棄的填埋地來生產可再生能源。一個解決方案是收集甲烷氣并用作為生產生物燃料的可再生能源來源。埋地氣體為城市固體廢棄物厭氧分解的自然副產物。

                生物氣體生產至少來自三種來源:農業廢棄物、污水污泥和固體生活廢棄物。

                生物質發酵可產生生物氣體(沼氣)。沼氣(生物氣體)發酵又稱厭氧消化,是在厭氧環境中微生物分解有機物最終生成沼氣的過程,其產品是沼氣和發酵殘留物(高效的有機肥)。沼氣發酵是生物質能轉化最重要的技術之一,它不僅能有效處理有機廢物,降低化學需氧量(OD),還有殺滅致病菌,減少蚊蠅孿生的功能。此外,沼氣發酵作為廢物處理的手段,不僅能耗省,還能產生優質的燃料沼氣和肥料。嚴格地說,有機物在一定的條件下,經微生物轉化都可轉化成沼氣,只是物質的分子結構不同,被轉化利用的時間存在差異。能轉化成沼氣的生物質可包括畜禽業污物(牛糞、豬糞、雞糞、屠宰場污水污物);工廠廢物廢水(豆制品廠廢水、酒廠廢物、肉品加工廠廢水);植物類(青草、水葫蘆、作物秸稈);其它(生活垃圾、廢水處理廠污泥)。

                生物氣體發電廠系將厭氧消化系統與相連的發電機如燃氣輪機或氣體發動機相組合。生產的電力定義為可再生或綠色能源

                在前20年內,生物氣體的使用在污水處理設施、工業加工應用、埋地和農業部門已取得了

                1. 國外利用進展

                1994年,美國環保局確立埋地甲烷利用計劃(LMOP),該計劃將埋地地點與氣體和生物燃料應用結合在一起。美國擁有400多處埋地氣體能源利用項目已在實施之中。

                埋地氣體用于生產生物燃料有二種方法。可為常規的乙醇或生物柴油生產用電提供燃料,或者用作生物柴油的原材科。在美國,這些用途包括:為汽車提供壓縮天然氣、為垃圾卡車提供液化天然氣(LNG)、制取合成柴油、生產甲醇和生產生物柴油。

                2007年,通用汽車公司使其第5個埋地氣體項目投用,這些項目使其年節約達500萬美元。寶馬公司也有類似的項目,年節約達100萬美元。在美國北卡羅林納州Jackson郡,Smoky Mountain生物燃料公司采用埋地甲烷和廢油轉而生產了100萬加侖/年生物柴油,應用于社區汽車和向外零售。

                PPL公司旗下的PPR可再生能源公司2007年11月上旬宣布,在美國維蒙特州Moretown的埋地場開發和設置4.8MW甲烷發電廠。該200英畝Moretown埋地場可提供240立方英尺/天甲烷氣體。埋地場的甲烷變能源系統具有雙重效益,環境效益是可從可再生燃料產生電力,也可避免甲烷排放,甲烷會導致全球變暖。該設施產生的電力將送入電網。該項目于2008年12月31日投用。

                美國POET公司與南達科塔州Sioux Falls市于2008年4月中旬簽署合同,將利用Sioux Falls市垃圾堆積場埋地產生的甲烷應用于POET公司Chancellor工廠的用能。使用甲烷將替代POET生物煉制所用的天然氣,發揮埋地沼氣的效益。按照這一項目初期將替代該工廠天然氣用量的10%,到2025年將增加到30%。甲烷將通過10英里的低壓管道運送。使用項目于2009年第二季度完成。

                美國環境電力公司2007年11月7日宣布,在美國得州Stephenville建成可再生天然氣(RNG)設施,這是北美最大的可再生天然氣設施,該設施可生產約6350億英熱單位可再生天然氣(RNG),相當于超過460萬加侖的采暖用油。該設施為環境電力公司旗下的Microgy公司擁有,從糞肥和其他農業廢物產生富甲烷的生物氣體,調制該生物氣體可達天然氣標準,并可通過商業管道進行分銷。RNG(R)成為Microgy公司的可再生天然氣品牌。環境電力公司已與太平洋天然氣和電力公司(PG&E)簽署了為期10年的購買合同,后者自2008年10月1日起正式接受RNG(R)。PG&E公司同意購買80億英熱單位/天RNG(R)。

                美國廢物管理(Waste Management)公司2008年4月中旬宣布在弗吉尼亞州利用埋地沼氣發電提供電力。位于Bethel Landfill的埋地沼氣產能設施((LFGTE)生產綠色電力4.8MW,足以可供超過4700戶家庭用電。該公司還計劃建設另外二個更大的埋地沼氣產能設施((LFGTE),利用King George郡和Gloucester郡的埋地沼氣,將產生19.2MW綠色電力,足以可供超過2萬戶家庭用電。

                美國舊金山廢物管理公司與林德北美公司于2008年4月底組建合資企業,在加州Livermore附近Altamont填埋地將埋地沼氣用作汽車燃料。兩家公司合資建設液化天然氣(LNG)設施系統,使埋地沼氣液化。廢物管理公司收集填埋地有機廢物自然分解產生的沼氣。該設施于2009年投用,生產高達1.3萬加侖/天LNG。項目投資為1500萬美元,得到加州一體化廢物管理局、加州空氣資源局和南部海岸空氣質量管理區的大力資助。這一埋地沼氣用于汽車燃料項目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超過3萬噸/年。

                美國IESI Bethlehem埋地公司和Pepco能源公司于2008年11月24日宣布5MW埋地氣體發電項目投用。該設施由Pepco能源服務子公司Bethlehem可再生能源公司擁有和運作,由埋地物分解產生的甲烷為燃料。據稱,該5MW埋地氣體發電項目投用可避免140輛運送車一年的運煤量,與常規煤炭發電廠相比,可減排二氧化碳73噸。

                Ridgewood可再生電力公司于2008年12月8日宣布在美國羅德島開發41MW埋地氣體發電項目,該設施將是美國第二大埋地氣體發電廠。該項目到2010年底分三個階段完成,投資約為8000萬美元。Ridgewood可再生電力公司自1996年起在該州埋地場運作埋地氣體發電項目,前12年來,現有設施已從12MW擴大到20MW。

                尼泊爾農村通過大規模使用沼氣,將在今后5年內減少排放二氧化碳6百萬噸。這種低科技生物燃料能使像尼泊爾這樣的貧困發展中國家,也為抵制全球變暖出一分力。而且,在農村地區使用沼氣還能使各國交易二氧化碳排放權。尼泊爾的經驗證明了交易權的價格是很具競爭力的。沼氣是由生物質發酵生成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即使人們使用越來越多的專用能源作物,作為厭氧發酵的單酶或與其他原料一起發酵,有機肥如動物糞便,家庭垃圾和城市固體垃圾仍然是沼氣的常用原料。在尼泊爾,沼氣設備是低科技的簡單設備:即存儲牛糞的圓槽。該設備多建于房屋附近,以便產生的氣體通過管道輸送到廚房。將近85%的尼泊爾人生活在農村地區,農村人口大約為2千7百萬。其中95%的農村人口使用諸如木材和農業廢料等傳統的,收成不穩定的燃料。這些燃料造成室內嚴重煙塵污染,被稱為“廚房中的殺手”,每年大約造成120萬婦女和兒童死亡。而且,這些燃料的利用律極低:真正利用的能量僅占燃料含有能量的5%到10%。沼氣設備不僅更加清潔,而且效率更高。20世紀50年代末,尼泊爾首次引入沼氣,如今成千上萬的家庭都在使用沼氣。與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尼泊爾減少的排放量可能微不足道,但這是一個象尼泊爾這樣貧窮的國家,能為抵制全球變暖出力的典型范例泊爾農村通過大規模使用沼氣,將在今后5年內減少排放二氧化碳6百萬噸。這種低科技生物燃料能使像尼泊爾這樣的貧困發展中國家,也為抵制全球變暖出一分力。而且,在農村地區使用沼氣還能使各國交易二氧化碳排放權。尼泊爾的經驗證明了交易權的價格是很具競爭力的。沼氣是由生物質發酵生成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即使人們使用越來越多的專用能源作物,作為厭氧發酵的單酶或與其他原料一起發酵,有機肥如動物糞便,家庭垃圾和城市固體垃圾仍然是沼氣的常用原料。在尼泊爾,沼氣設備是低科技的簡單設備:即存儲牛糞的圓槽。該設備多建于房屋附近,以便產生的氣體通過管道輸送到廚房。將近85%的尼泊爾人生活在農村地區,農村人口大約為2千7百萬。其中95%的農村人口使用諸如木材和農業廢料等傳統的,收成不穩定的燃料。這些燃料造成室內嚴重煙塵污染,被稱為“廚房中的殺手”,每年大約造成120萬婦女和兒童死亡。而且,這些燃料的利用律極低:真正利用的能量僅占燃料含有能量的5%到10%。沼氣設備不僅更加清潔,而且效率更高。20世紀50年代末,尼泊爾首次引入沼氣,如今成千上萬的家庭都在使用沼氣。與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尼泊爾減少的排放量可能微不足道,但這是一個象尼泊爾這樣貧窮的國家,能為抵制全球變暖出力的典型范例。

                古巴宣布于2009年在中部Cienfuegos省設置現代化生物氣體發電裝置。該裝置將采用Palmira城鎮養豬場豬排泄物產生生物氣體。據估算,古巴擁有700多套生物氣體裝置,最大裝置在哈瓦那,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共同開發。

                隨著油價的不斷攀升,尋找更環保又實惠的替代能源成為一些國家的主攻課題。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家新型能源廠就以牛糞為原材料,經過處理轉變成可用的天然氣,輸送到千家萬戶。動物的糞便通常是一種不錯的有機肥料,不過它也含有大量導致溫室效應的甲烷氣體,牛羊等反芻動物釋放的甲烷氣體含量占全世界甲烷排放量的五分之一。得克薩斯州的這家能源廠就通過新技術,巧妙地將牛糞變廢為寶。每天他們從當地的奶牛場收集牛糞回來,經過攪拌、過濾等程序后,再和用過的食用油和其它食物殘渣等混合,裝入高溫箱積聚和釋放沼氣,然后經過凈化就變成了可燃燒的天然氣,通過管道輸送到當地居民家中。這一系列過程大約需要20天左右,這家能源廠正努力實現年生產能力滿足11000戶居民的天然氣用量,這等同于每年減少消耗原油1700多萬升。

                世界最大生物氣體裝置在德國東部于2009年初投用,生物氣體直接進入天然氣管網。位于德國東部Konnern的生物氣體裝置將使1500萬立方米生物甲烷進入天然氣管網供德國用戶使用。從而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進口的依賴。

                2007年,德國設置生物氣體能力為1280MW,擁有約3750套生物氣體設施。據德國生物氣體協會的預測,到2020年,德國將有高達20%的天然氣需求將來自生物氣體供應。

                德國現有最大、投資為1000萬歐元的生物氣體裝置已將600萬立方米生物甲烷送入天然氣管網。生物氣體發展升溫緣于2007年使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從而它可使生物氣體注入天然氣管網中。

                在Konnern四周的30個生物氣體發生場每年要接受12萬噸原材料,主要是谷物作物。8個發酵罐預計每年產生3000萬立方米生物氣體,其被加工成1500萬立方米生物甲烷。

                德國上述生物氣體不用于燃燒發電,而通過常壓下特定的化學洗滌過程可使其成為與天然氣相同的組成。生物氣體含有約60%甲烷和40%二氧化碳,而天然氣含有約97%甲烷。在Konnern采用的技術涉及過濾掉二氧化碳,以提高生物氣體中的甲烷比例。該處理過程結束,生物氣體則含有99%生物甲烷。

                WELtec BioPower已在世界上建設了約200座生物氣體設施,在德國有150座。

                由Schmack生物氣體公司和E.ON公司合作建設的生物甲烷裝置于2008年7月25日投用。這套歐洲最大和最先進的生物甲烷裝置位于Bavaria州上Palatinate地區的Schwandorf。該裝置的生物甲烷產量約為10MW,經處理后已送入現有天然氣管網。如果應用于聯產裝置,Schwandorf產生的生物甲烷可使溫室氣體排放減少65%。該裝置將生物氣體精制成天然氣質量,而送入天然氣管網。該裝置處理約8萬噸/年的包谷剩余物、牧草和其他作物廢棄物,可產生約1600萬立方米生物氣體。這些材料來自Schwandorf地區的100多個農場。該裝置可將各種農業產物用高能效的方法轉化成生物甲烷。

                德國小規模生物氣體設施采用液態糞便為原料。使用液態糞便為原料的150KW生物氣體設施成本為0.04歐元/KWh,有很好的吸引力。

                英國于2008年10底在倫敦投用第一座壓縮生物甲烷(CBS)加注站,以用于支持以CBM為動力的街區清潔汽車運營。Gasrec公司是英國第一家液體生物甲烷燃料生產商,得到后勤合作伙伴Hardstaff集團的支持,該設施應用于由英國最大的廢棄物管理集團Veolia環境服務公司擁有的汽車加注CBS。該CBS從填埋地產生的沼氣生產,在所有的商業化適用的生物燃料中具有最低的碳密度,排放比化石燃料低70%。

                據Helmut Kaiser咨詢公司2008年12月12日作出的預測分析,2009年將建設總計8900套的生物氣體裝置,用于發電將達2700MW。亞洲在能力上領先,將占34%;歐洲將占26%;其次是北美和其他地區。

                德國是生物氣體利用技術的領先者,2006年400家公司擁有市場約7億歐元。2006年世界市場約為20億歐元,預計將增長到2020年超過250億歐元。

                1. 國內利用進展

                截至2008年底,全國戶用沼氣池達到了2800多萬口,大中型沼氣設施達到了8000多處,沼氣年利用量達到了約120億立方米。

                在我國,據稱,2.5公斤秸稈可以產生1立方米天然氣,秸稈發酵工藝的成熟將使秸稈成為可替代能源。由河北滄州政府支持的這一項目,在中溫37攝氏度、濃度20%至10%的情況下,利用秸稈發酵工藝,能使2.5公斤秸稈出1.375立方米沼氣,提純后產生1立方米天然氣。秸稈發酵工藝能使天然氣的成本下降到每立方米0.5至0.9元。據介紹,按我國每年可產生能利用的秸稈總量6億噸計算,利用這項工藝加工后,秸稈1年的產氣量相當于西氣東輸工程200年的供氣量。目前,這一成果已申請多項國家專利,并引起有關專家的高度重視。傳統沼氣是利用糞便作原料,因原料不足、氣量不夠、經濟效益低未能繼續發展。而利用秸稈發酵產生沼氣擁有降解率高、出氣快、周期短、效益高的特點。大量剩余的沼渣可徹底改變我國土地因長期施化肥而產生的土壤板結、有機物含量下降等問題。這一項目現已進入商業化運營,2005年建成的日產沼氣近400立方米的秸稈沼氣工程,供一家食品廠使用,效果良好。在國家相關部門支持下,第2個便于向全國推廣、可供500戶居民使用的標準化工程,在2006年10月底投入運營。

                由山西省太原市特石環保材料有限公司研發的利用農業秸稈資源工業化生產高熱值沼氣的技術通過專家評審,采用該技術建設的裝置已在山西省太原市投入運營。該裝置可低成本實現農村清潔能源的集約化生產,減少二氧化碳和煙塵排放,為改變農村能源結構提供了技術保證。據介紹,該裝置實現了低投入、高效率生產高熱值沼氣(甲烷含量70%~80%)的目標,秸稈的生物能源轉化率高達80%,具有創新性。該裝置生產過程安全可靠,既不產生廢液、廢渣,也不污染環境,自動化程度較高,操作簡單。山西省太原市特石環保材料有限公司自主開發的這項專利技術具有三大創新:復合微生物菌群能夠徹底分解秸稈;利用生物分解熱為生產裝置提供熱源,使裝置在任何季節都不需要額外加熱仍然保持高效率運行;變壓厭氧發酵技術提高了沼氣產率和沼氣熱值,降低了裝置能耗。該公司計劃2008年在山西省晉中市建設5~10套示范裝置。

                2007年7月底,東北三省第一家垃圾發電項目——沈陽大辛生活垃圾沼氣發電廠建成并網發電。這是一個由外資企業投資的垃圾發電項目,它標志著外資企業開始搶攤內地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市場。投資1.2億元人民幣的沈陽大辛垃圾填埋沼氣發電項目全部由美國新新集團投資興建、運營,經營期限為20年。此項目計劃分三期進行投資,一期建設2臺發電機組,發電容量為2兆瓦時。項目全部建成后,可為當地3.7萬戶城市居民提供生活用電,投資回報可觀。新新集團是一家涉及環保、建筑等行業的跨國集團。1993年開始進入中國市場。垃圾填埋、并用填埋沼氣發電項目,是其重要業務之一。

                2.5萬戶沈城居民用上“垃圾電”。2008年4月29日,東北地區首個垃圾填埋沼氣發電站——沈陽市老虎沖垃圾填埋沼氣處理及發電項目一期工程并網發電。今后,平常居民家中的爛菜葉、剩菜、剩飯這樣的生活垃圾,都可以成為發電的原料。老虎沖垃圾填埋沼氣發電項目由老虎沖與意大利阿茲亞公司合作開發,是東北首家利用垃圾填埋產生的沼氣發電的項目。項目利用老虎沖垃圾填埋場每天接收的沈河、和平、渾南等城區的1700噸生活垃圾填埋后產生的沼氣,進行發電。項目分兩期進行,當天并網發電的為一期工程。二期計劃2010年完成。其中,一期工程能滿足2.5萬城市居民1年用電,年節約標煤1.5萬噸、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相當于12萬噸二氧化碳。項目全部完成后,可為5萬居民一年用電。該項目可徹底解決老虎沖垃圾場周邊臭味擾民問題,消除了沼氣外泄可能引發的火災和爆炸隱患,緩解了城市電力短缺問題,減少了溫室氣體排放。可以說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工程總投資近2億元、目前亞洲地區最大的垃圾填埋氣體發電項目——上海老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填埋氣體發電項目于2008年7月下旬在上海投入運行。該項目其年均垃圾處理量達292萬噸,每年發電達1.1億千瓦時,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上海日趨緊張的電力供需矛盾。據悉,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場由一、二、三、四期工程組成,占地面積達6.5平方公里,日處理生活垃圾8000噸,占全市垃圾產出量的70%以上,預計在2010年前全部竣工,是目前亞洲最大的生活垃圾填埋場之一。該填埋氣體發電項目本期建設規模為12臺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15兆瓦。當垃圾填埋后,厭氧發酵過程產生沼氣,主要成分為甲烷和二氧化碳,理論上,每噸填埋垃圾可產生沼氣145立方米,集中收集后可發電200多千瓦時。該項目建成滿負荷生產后,與相同發電量的火電相比,每年節約發電用煤3.78萬噸,每年減少了填埋場區約8100余萬立方米可燃易爆填埋氣體的排放,同時向上海電網輸送電力約1.1億千瓦時,將占全市綠能發電量的一半,并可解決約10萬戶居民的日常用電,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上海日趨緊張的電力供需矛盾。屆時上海市電網電源也將呈現火力發電為主,風力發電、生物質能發電并存的多元化供應結構。

                天冠集團燃料乙醇公司于2008年12月利用生產乙醇過程中產生的沼氣發電,減少污水排放,節約能源,收到明顯成效。為提高沼氣利用率和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天冠集團將剩余沼氣脫硫、脫水、去雜后經增壓裝置進入沼氣發電機組進行發電,沼氣發電機組排放的尾氣(溫度為500~600℃)還可用來干燥飼料、污泥肥料以及采暖等。據測算,每年可發電1425.6萬千瓦時,節約電費支出855萬元,通過綜合利用熱能每年可節約燃料費160萬元。

                打撈是治理太湖藍藻的有效手段,但撈上岸的藍藻如何處理,卻成了難題。無錫市積極探索藍藻的無害化、資源化利用的后處理問題,2008年3月起選擇了南洋公司和唯瓊農莊兩個試驗點,并分別與江南大學和江蘇省農科院合作,合力攻克藍藻發電課題。混合一定比例的豬糞,通過厭氧發酵產生沼氣,1噸藍藻可發電40多千瓦時。2008年6月中旬,無錫市首套藍藻產沼氣設備在無錫市南洋農畜業有限公司點火發電。這一設備投產后每日最多可處理藍藻300噸,年消耗藍藻3~4萬噸。

                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秸稈生物氣化工程試運行獲得成功,為秸稈能源化利用開辟了一條新路。秸稈生物氣化是秸稈在厭氧條件下經微生物發酵而產生沼氣的工程,可使用稻草、麥秸、玉米秸等多種秸稈,也可與農村生活垃圾、果蔬廢物、糞便等混合發酵,原料組合非常靈活,來源充足,有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利用秸稈生物氣化比用畜禽糞便生產沼氣具有原料來源充足、沼液零排放,直接作為有機肥料使用的沼渣可長期貯存、運輸方便、價格較便宜等優勢。在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秸稈能源化利用示范工程,黃河涯鎮前倉村秸稈生物氣化站為太陽能溫室加熱保溫的半地下結構,采用了北京化工大學研制的“自載體生物膜法”發酵技術,年產沼渣、沼液700多噸,日供氣400立方米,通氣戶數375戶。

                北京化工大學于2009年3月21日宣布,由該校科研團隊攻關的秸稈生物氣化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破解了不能完全以秸稈為原料生產沼氣的難題,使秸稈產氣量提高了50%至120%,為實現秸稈規模化生產沼氣奠定了基礎。    據介紹,利用秸稈生產沼氣需要解決兩個關鍵問題:開發簡單、快速、高效的秸稈化學預處理技術;研制適合秸稈物料特性的高效厭氧發酵反應器。他們發明的常溫、固態化學預處理技術可在厭氧發酵前對秸稈進行快速化學處理,預先把秸稈轉化成易于消化的“食料”,使秸稈的產氣量提高50%至120%,解決了秸稈木質纖維素含量較高、不易被厭氧菌消化、厭氧發酵產氣量低、經濟效益差等問題。此外,針對秸稈密度小、體積大、不具有流動性以及傳熱傳質效果差等問題,研制出一種新型反應器。該反應器采用組合式強化攪拌系統,可實現機械化進出料和自動化高效攪拌;同時,采用帶太陽能溫室的半地下式反應器結構,可把部分太陽能和地熱能轉化成沼氣能,大大提高了系統的能源轉化效率和能效比。目前,秸稈化學預處理技術和專用高效反應器技術已獲得了國家授權發明專利,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山東泰安、德州等地已利用該技術建成了多個完全以秸稈為原料的厭氧發酵生產沼氣的集中供氣示范項目,下一步還將再建16個沼氣工程。另外,他們的秸稈生物氣化生產車用替代燃料一體化技術已獲得2項授權專利,正在洛陽投資5000萬元進行產業化生產。與傳統的秸稈熱解氣化技術相比,生物氣化反應條件溫和,產出效益高,且不產生有害副產品,但由于秸稈的木質纖維素含量高、消化率低、產氣量少,此前一直不能完全以秸稈為原料生產沼氣。

                據了解,我國每年產生各類作物秸稈約7億噸,其中約50%受技術制約未得到有效處理和利用,秸稈禁燒和規模化利用問題一直難以解決。同時,政府大力推動的農村沼氣生產卻遇到原料供給瓶頸。因此,以秸稈為原料生產沼氣可以一舉兩得。

                2009年3月9日,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沼氣綜合利用裝置建成并投入使用。這在國內乙醇行業尚屬首次,標志著該公司在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過去,該公司處理污水場所產生的沼氣基本是作為廢氣白白燒掉。2008年底,該公司經過考察論證,決定以沼氣為燃料新上兩臺燃氣鍋爐,實施這個投資少、見效快的沼氣綜合利用項目。投產后的燃氣鍋爐運行平穩,每小時可產蒸汽4.5噸,通過管線直接作為乙醇生產裝置的熱源,有效緩解了公司生產用汽的緊張狀況,每年可創經濟效益300多萬元。

                我國秸稈數量大、種類多、分布廣,每年秸稈產量近7億噸。綜合利用這一寶貴資源,推進秸稈能源化利用,是節約利用資源、防止環境污染、促進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也是發展循環農業,推進農業和農村節能減排任務的重要舉措。用秸稈搞沼氣還可以解決不養豬農戶的沼氣原料問題,對鞏固發展沼氣建設成果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農業部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普及農村沼氣、促進秸稈綜合利用為目標,以技術創新和機制創新為動力,積極推進秸稈沼氣試點工作。2009年又在全國12個省對不同原料、不同工藝、不同規模的秸稈沼氣技術進行試點。通過驗證工藝和設備的的可靠性、可行性及適用性,從中篩選出了幾種可供推廣的主推工藝,因戶制宜、因村制宜、因場制宜,為大規模推廣秸稈沼氣提供技術支持和管理經驗。

            国产一级黄片免费